《原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经典名著。通过一个复仇的命运悲剧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对“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对神秘宇宙的哲学思考。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优秀青年导演何念执导的现代版《原野》,以全新的理念与形式,让经典焕发了新的魅力。演出至今,好评如潮。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杨绍林 艺术总监:吕凉 监 制:田水 制作人:黄一萍 编 剧:曹禺 导 演:何念 舞美设计:桑琦 音乐总监:王继伟 作 曲:王继伟/李锴 编 舞:刘旻姿 复排导演:李黎 灯光设计:刘海渊 服化设计:胡晓辉 道具设计:朱晨祺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 技术设计:宣得利 舞台监督:薛晨 舞美设计助理:朱雨双
演出评论: @上海戏剧学院前党委书记、教授 戴平:上话版《原野》,是一出努力将传统经典时尚化的富有创新实践的好戏。随着80多年时光的流逝,观众审美心理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保留经典作品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曹禺大师力作的故事结构、阐述方式、舞台呈现等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以吸引今天的年轻观众走近经典、爱上经典,是值得鼓励的。首轮演出8场,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是观众对于以何念导演为首的主创团队的充分肯定。 @国家一级编剧 陈达明:在2017版《原野》中,导演何念找到了一种独具个性的叙事方式。而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为《原野》问世以来,为话剧舞台所未见,包括它的各种地方戏曲版,也从没有过如此大胆的尝试。这种叙事方式,一时难以准确名之,我姑且称之为“复式”叙事方式吧;我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主要是因为在情节、情景、情绪的表达上,大量地运用了复数呈现手段:场面的重复、特定情境的重现、乃至人物形象和语言的重叠……这些特殊的叙事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于《原野》这部经典崭新的解构和解读。 @好戏:何念导演下的《原野》是一部完全超出我预期的作品,可能是目前我看到的不用多媒体(摄像机、投影等)的情况下最惊喜的重构经典。他打破了原剧本的线性叙事,对剧本进行了重新的梳理编排,在写实的基础之上用了不少表现主义的手段,将全剧分为三段轮回,又融入了不少舞蹈剧场的成分,于我而言极具审美快感。 @豆瓣网友 凌相:在这片人性的原野上,我们撒足狂奔。 @豆瓣网友 以岸:背景音乐宏大而富有节奏,带有浓重的启示意味,振聋发聩。这个情节和设计的用意昭然若揭。如果说第一个轮回是换场的技巧,再次叙述的手段,那么这里就是真正的高潮和主旨:当罪恶的根源已经无法寻找到的时候,再向无辜的人去报仇,是永无尽头的。 @微博网友 费怡Luk:何念导演用何式风格执导的2017版话剧《原野》:用两组演员来刻画复杂鲜明的人物设定,用快节奏对白切换等方式来表现人物间激烈的碰撞,用舞蹈、音乐、灯光等来渲染情感,最后竟还脑洞大开从结局联想到心理悬疑片《恐怖游轮》主人公虎子从此陷入了在悔恨与罪恶中寻找救赎的无尽轮回。几位青年演员的演绎可是相当精彩,一如创作团队的初衷“希望这部经典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想让这部经典变成一部现代经典”,我想啊,这应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原野上,戴着镣铐的仇虎从囚车上跳下来。他砸开脚铐,准备找害死父亲的焦阎王报仇,却发现焦阎王已死,昔日的恋人金子也嫁给了焦阎王的儿子——自己的朋友大星。大星爱金子却又惧怕母亲,瞎眼的焦母心狠手辣,对金子异常狠毒。但仇虎突然出现令焦母十分不安……
何念导演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导演。80后的他至今已执导了包括郭京飞/钱芳主演的爱情三部曲《武林外传》《罗密欧与祝英台》《21克拉》、姚晨主演的《杜拉拉》、徐峥主演的《资本•论》、梅婷主演的《我爱桃花》以及都市题材话剧《撒娇女王》等20余部脍炙人口的话剧作品,并监制由陈乔恩主演的舞台剧《面包树上的女人》、朱丹/黄龄主演的《女人一定要有钱》、经典清穿小说《步步惊心》、话剧《失恋33天》、超维度戏剧《消失的新郎》等。 2013年七夕夜,与湖南卫视合作电视版《撒娇女王》,上演了一场亚洲史上“话剧”与“电视”的首次联姻,由何炅、汪涵、杨乐乐等芒果台主持人主演,首播便取得了同时段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在此基础上,双方于2014年合作“星剧社”,呈现了《21克拉》《鹿鼎记》《罗密欧与祝英台》《资本怎么论》4部经典好戏。其原创肢体剧《人模狗样》获第17届埃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评委会最杰出社会成就大奖”;2008年获“第12届佐临话剧艺术奖”契约奖;2010年获中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优秀导演奖;2011年获“上海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人物;2012年获“上海市文化新人”称号;2014年获“现代戏剧谷五周年大赏”杰出导演。因其作品的内核贴近观众,曾被冠以“何式话剧”、“何念现象”。 “让经典变为时尚经典,需要更多年轻人爱上……”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话剧表演艺术剧院,也是代表中国最优秀的话剧团体之一。不仅有着一大批代表中国顶级艺术水平、经验丰富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专业人才聚焦在旗下长期从事话剧表演艺术创作;还拥有三座大小各异、功能齐全、观众席位总数一千个的专业演出剧场;每年上话自主创作、交流、引进及巡回的各类演出八百多场次,吸引国内外观众三十余万人次。依据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定位,坚持国家核心价值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发展宗旨是:追求行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声望、且与上海这座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剧院。追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历史渊源,翻阅中国话剧的历史。中国话剧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文明对上海的流入,它成长初期文化秉性的先进性就得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主动拥抱。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及左翼联盟领导下,上海活跃的话剧活动就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揭露黑暗与讴歌光明,诞生了《上海屋檐下》等一批颇有影响力的优秀话剧作品,并在反法西斯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不可替代作用。共和国建立后,在原中共领导的抗敌演剧队和华东文工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以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毕业生为主体的上海青年话剧团。具有优秀艺术传统的两家国家话剧院团成立之初,分别由戏剧大师夏衍、黄佐临和熊佛西先生领导,起步就致力于中西方经典名著的推广介绍及制作上演表现时代精神的优秀原创话剧作品。 1995年1月23日组建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就是由上述两家走过半个世纪历史的话剧院团合并而成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一代上海话剧人秉承与弘扬先辈光荣传统,不断进行着戏剧表演艺术的拓展与革新,努力构架戏剧表演艺术通向观众的桥梁,并在剧目、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各方面多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中国剧协梅花奖、曹禺剧本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白玉兰表演艺术奖等全国性和省市级艺术奖项。除此之外,上话还十分注重扩大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戏剧创作理念,制作具有国际视野的戏剧表演艺术作品。上话成立二十年时间内,制作了262台中外作品,实现了680万观众走进上话剧场。上话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大江南北百余座城市,并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奥地利、意大利、戏剧沙龙韩国、爱尔兰、埃及、德国、土耳其等50余个国家开展戏剧演出交流,参加过“莫斯科契诃夫国际戏剧节”、“新加坡国际戏剧节”、“首尔表演艺术节”、“英国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罗马尼亚锡比乌国际戏剧节”、“埃及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等数十个国家的艺术节演出。引进了48个国家和地区的176台优秀戏剧来到上海演出。“上话二十不止”的努力,获得了海内外戏剧艺术同行业界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情赞誉回馈。上话已在上海培养起了稳固的话剧演出市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戏剧团体前来演出。 安福路的话剧演出已经成为上海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看话剧去安福路、做话剧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上海这座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习惯。
|